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个人著作 > 演讲缟
演讲缟
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浙江
2004年12月08日  11:52

——在台州汽车工业论坛上的讲话

  这个题目可能有点让人匪夷所思,好像有眼不识泰山。浙江汽车工业在中国有什么地位,上海、长春、武汉、北京、天津、广州、重庆才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制造重地,那才叫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浙江算什么,除了吉利,还有什么汽车工业?

  大部分人都是持这样的态度,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但是,我不这么认为。我认为:从目前来看这种说法是有道理的,也是事实,无论从产量、品种、质量、品牌还是各种影响力,浙江汽车工业在中国都没有明显优势;但是,从长远看这个观点不一定正确。

  世界天天在变化,不知不觉中,中国出现了上百个品种,几十个品牌的轿车,在十年之前谁敢想象?而今天就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我在六年之前就说过:中国家用经济型汽车的价格应该是三万至五万元每辆,并没有人相信。今天,摆在我们面前的小型车价格大部分都是三万至五万元每辆。我在三年前讲过一句话:要像卖西瓜一样卖车。舆论又为此而哗然,认为我外行,卖汽车怎么可以像卖西瓜一样呢?走着瞧吧!就是像卖西瓜一样卖车,没有错!为什么呢?因为经济型汽车必须要做得无可挑剔,很皮实,不容易坏,零部件高度标准化,可以放心地随时停开,维修很方便,很便宜,又很安全,像买一辆自行车一样买汽车,是不是就像卖西瓜一样卖车呢?最近我们又提出了三分之一内销,三分之二外销的市场营销计划。我们认为走出去比引进来更重要,国外市场无比宽广,比中国市场大得多。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实施走出去计划。

  所有这些观点,我们都是从战略上考虑,至少看到了十年、二十年以后的行业变化,并做出战略安排。因此,我认为战略管理与决策纠错机制是事物发展的指南针,是推动企业快速前进的雷达导航系统。汽车工业是一个大行业,战略管理与决策纠错机制显得尤为重要,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经济形势,面对风起云涌的各种新经济浪潮,面对日趋激烈的各种政治碰撞,全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不断增加,全球经济的动荡与区域经济的起伏对中国经济的变化隐藏着更多的挑战也带来了更大的机遇。欧元的持续升值,美元的大幅贬值,人民币的加息,港币的减息,以及发生在全球的各种各样变化无常、异动莫测的突发事件,都会在宏观上直接影响全球经济,行业变故以及影响着每一个企业,影响着不同的区域经济,不同的行业动态,当然也影响着中国汽车工业。

  今天,我们要讨论的就是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的话题。这个话题虽然属于经济范畴的行业研究,但是,我认为这种研究不是自我封闭的,而是开放、广泛的;不是研究眼前,而是研究未来;不是研究具体操作,而是研究战略。谈到汽车工业,人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技术、资金、人才,而很少有人从战略上研究未来,从系统中寻找解决方案,从变化中抓住机遇。其实,这是一种误区,如果简单地用资本、技术、人才,去衡量一个企业的成败的话,世界经济就不存在竞争了,企业也就没有生老病死。其实并非如此,因为每一个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都是可以评估定值的,只能代表过去,不能代表未来,衡量竞争的胜负不是如此简单。

  比如东南亚金融风波来临之前,谁能知道韩国经济面临如此沉重的打击?谁能知道大宇汽车因此倒闭?又有谁能知道现代汽车因此而获得新生?这种情况的发生,不是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所能决定的,而是大环境的突变给不同的企业带来的不同的挑战与机遇。资本当然重要,但是,作为一个成长中的企业,不能有太多的资本沉淀。发生在东南亚的这一场金融风波,给每一个企业都带来影响,这不是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所能决定的。又比如,发生在美国的世界通信公司事件,不是美国世通公司缺乏资金、技术、人才、而是由于美国世通公司低估了无线通讯行业的发展所带来的影响。由于无线通讯的迅速发展,有线长途电话业务迅速下降,导致美国世通公司的主要银收大幅减少,这不是常规管理问题,而是因为美国世通公司在战略管理上出了差错,没有正确把握世界通讯市场的发展方向。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必须要遵守这样一个基本道理:不要简单地用资金、技术、人才去硬拼、硬比,而是要根据全球各种相关因素的复杂变化,找到自己的战略位置,确定自己的战略思想。如果论资本的话,中国在汽车领域所花的代价是巨大的,无论一汽、二汽还是其他几个国有汽车公司。但为什么中国汽车工业比不上日本、美国?甚至比不过韩国?原因不是那么简单。1937年的日本丰田公司,只用了不到1500万日元就决定进入汽车制造业,1500万日元就算在当年的日本也不算是个大数额,比起当年的美国通用、福特完全是小户见大户。论技术,当年的丰田公司根本没有汽车技术。论人才,当然更不用说了,丰田哪里来汽车专业人才。但是,当年的丰田却有自己的战略思想。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要统治亚洲,参与发起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发动了南京大屠杀,日本全球扩张的野心到达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在这个时候,丰田决定进入汽车制造领域有其一翻深思熟虑的战略意义。当然,丰田公司的决策,事实并非一帆风顺。中国人民的八年抗战,前苏联扣押60万日军,美国的二颗原子弹爆炸,把整个日本军事扩张的野心彻底粉碎了,丰田公司的小算盘也因此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但是,世界总是在变化,单从战争来说,日本战败了,而由于当年的国际政治和军事格局的需要,美日之间又达成了许多默契。二次大战以后,日本一门心思抓经济,一大批军工企业转产,由于战后重建,举国上下拼命工作,大街小巷、前店后厂,大家你追我赶,一片火热的经济发展热潮,这种氛围,这种精神,这样的局面,是用金钱买不来的,丰田公司又一次抓住了这个时代机遇,快速推进丰田汽车工业的发展。

  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无论是日本国内还是国际环境都非常有利于丰田公司汽车业务的发展。既有日本国内条件的支持,又有美国海外条件的配合,这种条件的形成,不是企业的资本、技术、人才所能取代的。只要企业决策正确,战略清晰,其所发生的即时力量远比一个企业所拥有的资本、技术、人才所产生的自身力量要强大得多。在上个世纪的四五十年代,有几个人能够认同丰田汽车,而经过短短五、六十年的发展,今天世界上又有多少人不认同丰田汽车?产生这种变化的基本原因不是因为当初|丰田公司拥有大量资本、大量汽车人才、大量汽车技术,都不是,而是因为丰田公司抓准了历史机遇。 

  二战结束初期,世界上没有人能够相信日本将成为全球经济强国。同样道理,世界上也没有人相信日本丰田汽车能够走红世界。当年的丰田二字只能代表劣质汽车,是全世界最差汽车的代名词。但是,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丰田汽车不但质量提高、品种增加,而且品牌美誉度也得到了改善,并且总结出了丰田精益生产管理方式,所有这一切变化,都是在调整中发生。

  丰田公司进入汽车业的初期是购买美国福特发动机组装生产丰田汽车的。并且以生产大排量汽车为主攻战略方向,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运行后,丰田公司发现了问题:第一,发动机不能受制于人;第二,生产大排量汽车不是丰田的优势。因此,丰田公司在战略上又一次做出重大调整,决定建设一个不依赖某一个企业为前提的自我制造体系,同时决定生产小排量、简易的汽车,并且以经济型、经济性为主攻方向。实践证明,丰田公司的战略调整是正确的,后来随着汽车质量的不断提高,品种的不断增加,丰田品牌已经成为影响丰田汽车向高端发展的大问题。因此,丰田公司推出了一个高档车品牌——凌志,以生产大排量车为主。为了更长远、更快速、更有特色地发展丰田汽车工业,丰田公司又专门成立了丰田工业大学。

  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必须要遵守这样一个基本规律。虽然历史是不能重复拷贝的,不同的国情、不同的地区、不同的企业、情况千差万别,但是有许多基本规律是可以借鉴的。五十多年的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完全可以说明问题。中国汽车工业没有少投钱,政府也没有少费劲,政策也没有少倾斜,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到今天为止依然很不争气,这是一个事实,为什么呢?大家众说纷纭,我认为原因只有一个:就是没有按经济规律办事,没有找到汽车工业发展的规律。任何企业的成功都有其自然成长的过程,科学培养的过程,而不是拔苗助长,长官意志。日本丰田公司之所以成功,也就是因为在战略上遵守了这样一个基本规律。有人可能要问: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也是按照这样的一个基本规律在办事的,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路,先发展汽车零部件工业,先与外国汽车公司合资、合作,先学习,从小到大,从不懂到懂,最后咱们就可以赶超外国汽车公司了。我认为这又是一个理想共产主义,尊重经济发展规律不是这样一个简单的纸上谈兵。商场如战场,其残酷性我们必须直面,不能回避,其阴险性我们必须面对,不要抱有任何幻想。外国汽车公司是不可能真正帮助我们发展中国汽车工业的,我们所谓的用市场换技术,其实换来的是一群无情的狼,真正的技术中国根本没有换来。讲实在话,要想得到核心技术,不是如此简单,真正的核心技术用钱是买不来的。舍不得孩子逮不住狼,我们的孩子已经被狼吃掉了,但是,我们不但没有逮住狼,而且我们现在还天天面对这些狼群,眼睁睁地看着这些无情的狼在吞食我们一个又一个可爱的孩子。原因是什么?我们为什么那么被动?其实大家都明白,原因就是中国汽车工业发展战略出了问题。当然,这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那么现在我们应该怎么办?首先,我们肯定不能用猎枪把这些恶狼统统打死,那就不对了,市场经济必须讲究公平竞争,中国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我们必须尊重诺言,尊重规则,我们现在最唯一能做的就是抓紧时间补课,与狼斗智斗勇,我们自己要聪明起来,强大起来,要学会与狼共舞。

  值得欣慰的是,各级党委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已经感觉到了中国汽车工业存在的问题。首先是体制上的问题,由于体制性障碍,中国汽车工业被压抑了整整五十年。漫长的半个多世纪,中国汽车工业完全是在纯国有体制的襁褓里成长,一切都是高度的垄断,一切都是高度计划,累了一批又一批热心的领导,苦了一代又一代忠实的卫士,但是,中国汽车工业始终没有形成国际竞争优势。今天,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不存在体制性障碍了,已经许可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与国有企业平等竞争,这是中国汽车工业崛起的最大机遇。解决问题一定要从根本上着手,解决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问题也必须要从根本上着手。党中央、国务院非常英明,在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处于重要历史关头之际,同意像吉利这样的民营企业进入轿车制造业,从而结束了中国轿车工业没有民营企业参与的历史。

  但是,仅仅解决体制性障碍问题,还不能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问题已经得到了全部解决。有了良好的体制,就好像有了一颗优良种子,要使这颗种子健康地成长,还需要有良好的环境,需要阳光、雨露。就像橘生江南则为橘,橘生江北则为枳。企业也一样,有了好机制,还要有好环境。中国汽车工业为什么形不成国际竞争优势,除了体制以外,我们还要分析一下中国的这些汽车公司分别成长在哪些区域,是如何分布的。长春、武汉、上海、北京、天津、广州、重庆,我可以断定,所有这些生产基地都是计划经济的产物,绝对不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由产生的。由于受国家汽车工业产业政策的管制,这些制造地的布局都是高度计划的结果。对于汽车工业而言,具有很大的特殊性,汽车工业有别于其他工业,汽车工业不宜于在大城市发展。无论是美国的底特律、日本的丰田市、德国的沃尔夫斯堡,都不是大城市,而且,当年的底特律、丰田市都是一片荒地,人烟稀少,因为汽车推动了这些区域的繁荣。惟有意大利的都灵,菲亚特汽车坐落在这座城市里,但是,都灵也不是特大城市,何况菲亚特已经面临危机。我们再回头看看中国汽车工业基地的布局,就不难发现问题很大。

  我为什么说中国汽车工业的希望在浙江,当然有我的道理:

  一、浙江是全中国市场化程度最高的省份;

  二、浙江是全中国民营企业最发达的省份;

  三、浙江有着民间创业的氛围,有着浙江人的拼搏精神;

  四、浙江有发达的汽车零部件工业基础;

  五、浙江已经成功转移了世界服装纺织品工业,成功转移了塑料、模具、电子、电器以及日用五金,义乌小商品闻名全世界;

  六、浙江温州的打火机工业已经几乎让全世界所有打火机厂关门,实践证明浙江制造业在世|界上是很有竞争力的;

  七、浙江人有着与众不同的先进的观念。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一个先进的观念可以击活一片沉睡的区域,推动一方经济的迅速发展。台州为什么能够从一个穷山沟变成经济强市、工业强市,这完全是因为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在这里得到了及时的生根、开花、结果,完全是因为台州各界各级党委政府思想的解放、观念的先进以及台州人民的勤劳智慧。为什么中国有那么多的第一都是诞生在台州呢?第一个农村股份合作制经济,第一张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第一辆踏板式摩托车,第一家民营摩托车企业,第一家民营轿车企业……

  八、浙江已经有了机制科学的汽车公司,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汽车工业基础。

  九、浙江的汽车公司切入时机合理、准确,早三年不行,迟三年也不行,只有在1998年进入是最合理、最准确的;

  十、浙江的汽车公司产品战略正确,从小到大,从低到高,稳健推进。

  重要转折。十年之前,吉利说要造轿车,我们面对的是讥笑、讽刺、挖苦;六年之前吉利第一辆车在临海下线时,我们面对的是担心、怀疑和阻止;今天,吉利说要发展浙江汽车工业,我们面对的基本上都是支持、鼓励。

  尤其值得我们骄傲的是,台州市委蔡书记亲自担任台州汽车工业领导小组组长,并接受担任台州汽车工业协会顾问,这是台州有史以来从来没有过的重大转折。这完全可以说明台州市委、市政府对发展台州汽车工业的决心是坚定不移的,由此所产生的力量是用金钱买不到的。吉利汽车工业的总基地在台州,台州有这么好的市委书记,有这么好的市委市府领导班子,有这么良好的经济发展氛围,我认为台州汽车工业一定能够走出一条成功之路,无论从企业机制到成长环境,台州都已具备了良好的条件。蔡书记是经济专家,他能够洞察到台州经济的新的增长点与根本竞争优势,从战略上把握了台州经济的发展走向。纵观全球汽车工业,全行业的不紧气,利润普遍下降、破产、重组、购并案件时有发生,但是,这并不可怕,这恰恰是我们发展浙江汽车工业的机遇。没有他们的危机,哪有我们的机遇,这是全球产业结构大调整的必然反应,这是谁也无法阻挡的世界经济格局大改变所带来的必然结果,如果我们能够及时抓住这个机遇,我们就能够取得发展的主动权。过去的实践已经证明我们的战略是正确的,我相信,今后的实践还将继续证明我们的战略是正确的,把汽车公司建在浙江境内完全是正确的,这是战略选择,眼前虽然没有形成明显的浙江汽车工业优势,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更多的人参与到浙江汽车工业中来,随着浙江汽车工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产品质量、档次的不断提高,浙江一定能够形成在世界上有地位的汽车工业制造基地,台州一定能够打造成经济型汽车工业之都,一定能够引起全球的关注,让世界为之感动。


                                      李 书 福

                                   2004年12月18日